“撮泰吉”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的傩戏,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是彝族戏剧的活化石”。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戛组一带。“撮泰吉”系彝语音译,简称为“变人戏”。
“撮泰吉”在演出时均戴面具,用杜鹃、青杠等杂木作料,将圆木锯下,对剖为二,取其一半,用刀斧粗略加工,挖空背面,将正面的眼口鼻凿通即可。然后用黑色颜料涂黑,再用白色颜料画上波浪纹饰。其造型的主要特点为:脑门格外隆凸、鼻子粗直修长,高鼻梁,眼睛外角上扬,呈逆八字型,无唇齿,无耳朵。此外,演员还需以白布带缠腿,以白布带搭肩交叉于腰间,象征人类初期是裸体,圆锥头饰是以一条黑、白巾包头一二圈,象征人类初期的头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