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石阡木偶戏其元祖可追溯到汉魏时期以前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传入,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为鼎盛时期,戏班主要分布在花桥、甘溪等乡村,石阡有泰洪、兴隆等五支很有名气的木偶戏班。
木偶戏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制的,极为精致考究。而戏中又尤以武将、武旦光彩照人。
石阡木偶戏属于湘剧剧种,唱腔属于湘剧“辰河腔”。表演剧目以唱腔划分为“高腔”和“平弹”两部分。表演者全为男性,成员多系班主的徒弟与子侄。班主备有全套“行头”。其中包括木偶头面、衣装、道具、乐器、篷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