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专场开启2018非遗周末聚活动大幕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郭邱磊)6月2日,以“水东硒州·诗画开阳”为主题的非遗周末聚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上演,同时拉开了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的序幕。
蜡染,刺绣是苗族同胞两项经典的民间技艺,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
在展示区内,来自开阳的王大英与学生们为现场游客进行苗族蜡染、刺绣等活态非遗展示。精美的蜡染、精致的刺绣引来观众们驻足观看,啧啧称奇。
已近70岁高龄的王大英是苗族刺绣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同时也是一名教师,已有50年教龄。虽已退休,她依旧坚持站在讲台上为苗族文化教育、普及工作挥洒着汗水。据了解,她在教授文化课之余,利用学校开设的地方课对三至六年纪的学生进行苗族蜡染、刺绣、苗族芦笙舞蹈等民族文化实用课程辅导。
她告诉记者:“苗族民间文化技艺丰富,这些技艺都是苗家人的宝贝,只要自己还有力气,一定会让更多愿意学习苗文化的年轻人掌握相关技艺,苗家的宝贝要永久流传。”
除了活态非遗展示,一系列气势磅礴、精彩绝伦的非遗展演让现场观众感受了一项项来自开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魅力。市级非遗保护项目《高台舞狮》以其惊、险、奇、绝的表演紧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花灯戏《炫富》、布依族情景剧《木叶变歌》、舞蹈《薅秧歌》、阳戏《开路先锋》、苗族情景剧《千年的蒲窝八寨》等多个特色鲜明的传统表演让观众感受到开阳县的文艺魅力。
开阳县副县长胡昕告诉记者,开阳现在成功申报了布依族三月三、苗族斗牛节、布依族坐夜筵、苗族杀鱼节、布依族六月六、苗族服饰、花灯戏、阳戏、禾丰地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未来,将在开阳当地开展系列活动,实现非遗的当代传承,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希望借此次参加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活动的契机,让开阳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技艺“走出来”“活”起来,进一步打响“水东硒州·诗画开阳”的文化品牌,推进开阳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据了解,“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水东硒州·诗画开阳”专场展演系列活动为期两天,错过今天的朋友可在6月3日前往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感受来自开阳的非遗魅力。
另悉,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以“周周有主题·县县有精彩”打造贵州市民的非遗文化盛宴。下周(6月9日-10日)将迎来修文专场,欢迎广大市民前往。
常规公交线路
从火车站出发到客运东站的240、254路公交,从花果园到客车东站的46路公交,从洛平公交枢纽到龙洞堡机场的254路公交,从金阳客站到客运东站的229路公交。
记者/郭邱磊
编辑/郭瑾
编审/张超